您的位置:首頁 > 相關資訊 > 行業新聞
公司“軟拖”不倒閉:勞動者如何用法律武器破局?
時間:2025-10-29 15:08:06 來源: 作者:
公司“軟拖”不倒閉:勞動者如何用法律武器破局?
近年來,受經濟環境波動影響,部分企業陷入“半死不活”狀態:既未正式宣告破產,又長期拖欠工資、不繳社保,甚至通過“軟拖”手段消耗員工權益。這種“不倒閉但耗著”的策略,不僅損害勞動者合法權益,更可能引發群體性勞動糾紛。2025年最新實施的《勞動合同法》修正案及《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》修訂版,為勞動者提供了更明確的維權路徑。本文將從法律實務角度,解析勞動者如何通過協商、投訴、仲裁、訴訟四步策略,打破企業“軟拖”困局。
一、企業“軟拖”的典型表現與法律定性
企業“軟拖”行為通常表現為以下三種形式:
工資拖欠型:以“資金周轉困難”為由,長期延遲發放工資,甚至超過《工資支付暫行規定》中“每月至少支付一次”的強制性要求。
社保斷繳型:通過停繳社保、公積金,規避《社會保險法》規定的用人單位義務,導致員工醫療、養老權益受損。
勞動關系模糊型:既不解除勞動合同,也不安排工作,通過“耗時間”迫使員工主動離職,規避經濟補償責任。
法律定性:根據《勞動合同法》第三十八條,用人單位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、未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的,勞動者可單方解除勞動合同并主張經濟補償。此外,2025年修訂的《條例》明確規定,企業拖欠勞動者款項情節嚴重的,將被限制參與政府采購、申請財政補貼等,形成行政監管與民事維權的雙重約束。
二、維權四步策略:從協商到訴訟的全流程指南
第一步:協商與證據固定——維權的基礎工程
勞動者應首先通過書面形式(如郵件、微信)與企業溝通,明確要求支付工資、補繳社保,并保留溝通記錄。同時,需固定以下證據:
勞動合同(證明勞動關系存在);
工資條、銀行流水(證明拖欠金額及期限);
社保繳費記錄(證明斷繳事實);
考勤記錄、工作郵件(證明正常提供勞動)。
案例參考:2025年7月,上海市某科技公司員工小張通過收集近6個月工資未發證據,向企業發送《催告函》,明確要求7日內支付欠薪,否則將啟動法律程序。企業因擔心行政處罰,最終在5日內結清欠薪。
第二步:行政投訴——快速啟動監管壓力
若協商無果,勞動者可向以下部門投訴:
勞動監察大隊:依據《勞動保障監察條例》,對拖欠工資、未繳社保的行為,可責令企業限期支付,逾期不付的加付50%-100%賠償金。
社保征收機構:對未繳社保的行為,可要求企業補繳并處以滯納金(每日萬分之五)。
市場監管部門:若企業存在虛假注冊、抽逃出資等行為,可聯動查處。
最新政策:2025年3月修訂的《條例》規定,大型企業拖欠中小企業款項(包括勞動者工資)超過60日的,將被納入失信名單,限制高管消費、企業融資等。勞動者可通過國家統一投訴平臺提交證據,實現“一鍵投訴、多部門聯動”。
第三步:勞動仲裁——法律維權的核心環節
若行政投訴未果,勞動者需在知道權益受損之日起1年內申請仲裁,主張以下權益:
欠薪及賠償金:按應付金額50%-100%主張加付賠償金;
經濟補償:按工作年限主張N個月工資(N為工作年限,最高12年);
社保補繳:要求企業補繳社保并承擔滯納金。
仲裁技巧:
申請財產保全:若企業有可執行財產(如設備、賬戶資金),可同步申請法院查封,防止轉移資產;
聯合仲裁:多名員工遭遇相同問題的,可推選代表人仲裁,降低維權成本;
優先主張工資:根據《企業破產法》規定,職工工資在破產財產分配中優先于普通債權,仲裁階段明確主張可提高執行效率。
第四步:訴訟與強制執行——終極維權手段
對仲裁結果不服的,勞動者可在15日內向法院起訴。若企業拒不履行生效判決,可申請強制執行,法院將采取以下措施:
查詢、凍結、劃撥企業賬戶資金;
查封、拍賣企業設備、房產;
限制企業法定代表人高消費、列入失信名單。
2025年執行新規:根據最高人民法院《關于強化執行措施的若干規定》,對拒不履行義務的企業,法院可對其主要負責人處以司法拘留,并公開曝光執行信息,形成社會監督壓力。
三、特殊情形應對:企業“假破產、真逃債”怎么辦?
部分企業可能通過“假破產”轉移資產,逃避債務。對此,勞動者需注意:
破產程序參與權:企業進入破產程序的,勞動者應及時申報債權,并在債權人會議中主張職工債權優先權;
撤銷權行使:若發現企業破產前6個月內存在低價轉讓財產、虛構債務等行為,可依據《企業破產法》第三十一條申請法院撤銷;
刑事追責:對企業實際控制人抽逃出資、隱匿財產等行為,可向公安機關報案,追究其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(最高可處7年有期徒刑)的刑事責任。
結語:法律是勞動者最有力的武器
面對企業“不倒閉但耗著”的拖延策略,勞動者需摒棄“怕麻煩”心理,主動運用協商、投訴、仲裁、訴訟四步策略,結合行政監管與司法執行雙重手段,形成維權合力。2025年最新法律法規的完善,不僅為勞動者提供了更清晰的維權路徑,更通過信用懲戒、刑事追責等機制,倒逼企業履行義務。記住:法律不保護躺在權利上睡覺的人,行動起來,才能守護自己的合法權益。
上一篇:破產財產清償債務的法定順序與實務操作:2025年最新規則解讀
下一篇:返回列表
相關資訊
浩云動態RELATED
更多>>最新案例NEWS
更多>>
2023-11-27
一般請律師打官司要多少錢?2024-11-18
建設工程合同糾紛判決:法律原則與案例分析2024-10-25
遺產繼承紛爭:案例剖析與法律啟示2024-10-24
離婚財產分割中的遺產繼承權解析2024-08-06
工程合同糾紛法律解析案例:工程完工后對方以質量為由不付款2024-08-06
浩云律所助力企業破繭重生:成功代理廣告企業破產清算案